10月9至15日是英國的Baby Loss Awareness Week,為紀念在懷孕期間因各種原因離開的孩子,亦旨在打破社會對此的沉默,支持經歷失去孩子的母親和家人們。
十月開始,我為其中一個以此為宗旨的慈善組織做義務電話和視像輔導。在此之前,除了面試,還先要完成訓練:讀了機構推薦的讀物、影片等等。沒有經歷生產過程,但讀著文字都有不少感受 當然,有一種經歷只有母體才會明白。
為文章寫題目時,我拒絕用「流產」。反之,我深信,無論醫學定義多少週才算得上是生命,由精子和卵子結合,竭力地游向子宮內膜那刻開始,改變已經發生。機構推薦讀物 ---- The Brink of Being - talking about miscarriage 這本書裡提到家長很是介意用詞。世界各地醫學上都用不同的週數去定義「生命」有否存在過,但這改變不了父母,特別是經歷懷孕的母親對小生命的確認。
我在香港時,雖然也有類近的輔導經驗,但談不上豐富。選擇這個機構的原因,主要是因為我對生命的定義和價值觀,耳聞目睹友儕的經歷。我一直希望為這類機構服務,盼望通過輔導旅程,為當事人提供安全空間疏理思緒,一起發掘懷孕過程中,孩子留給父母的觸動,給父母帶來怎樣的改變;孩子留下來的愛,如何在父母的生命裡延續。
感恩機構讓我參與,不嫌我的英語水平,在本地輔導經驗亦尚淺。雖然,過去在香港除了用廣東話,我也有用英語和普通話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當事人輔導的經驗,但通過這個機會服務本地居民,我有機會學習在輔導中應用敘事,因不同語言文化而帶來的可能性。
Comments